第一次真正去()远一点的地方是一个(gè )人去北京,那时候坐上火车()真是感触不已,真有(yǒu )点少女怀春的()样子,看窗外景物慢慢移(yí )动,然后只身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连(lián )下了火车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以后陆(lù )陆续续坐了几次()火车,发现坐火车的诸(zhū )多坏处,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最不喜欢有(yǒu )人打呼噜,还有大站小()站都要停,恨不(bú )得看见路边插了个杆子都要停一()停,虽然坐火车(chē )有很多所谓的情趣(),但是我想所有声称(chēng )自己喜欢坐火车旅行的人八()成是因为买(mǎi )不起飞机票,就如同所()有声称车只是一(yī )个代步工具只要()能挪动就可以不必追求(qiú )豪华舒适品牌之类的人()只是没钱买好车(chē )一样,不信送他一()个奔驰宝马沃尔沃看他要不要。
说完觉得自己很矛()盾,文学这样的东(dōng )西太复杂,不畅销()了人家说你写的东西(xī )没有人看,太畅销了人家说看的人多的(de )不是好东西,中国不在少()数的作家专家(jiā )学者希望我写的东()西再也没人看,因为(wéi )他们写的东西没有人看,并且()有不在少(shǎo )数的研究人员觉得《三重()门》是本垃圾,理由是像这样用人物对话来凑字数的()学生小说(shuō )儿童文学没有文学价值(),虽然我的书往(wǎng )往几十页不出现一句人物对话,要对话(huà )起来也不超过五句话。因为我()觉得人有(yǒu )的时候说话很没有意思()。
在此半年那些(xiē )老家伙所说的东西里我只听进去()一个知(zhī )识,并且以后受用无穷,逢人()就说,以显示自己研究问题独到的一面,那就是:鲁()迅哪(nǎ )里穷啊,他一个月稿费相当当()时一个工(gōng )人几年的工资呐。
还有一个家伙近视,没看见前面卡车是装了钢板的,结果被()(bèi )钢筋削掉脑袋,但是这家伙还不依()不饶(ráo ),车子始终向前冲去。据说当时的卡车(chē )司机()平静地说:那人厉害,没头了都开这()么快。
之后马上有人提出要和老夏跑一场,然(rán )后掏()出五百块钱放在头盔里。我们终于(yú() )明白原来这个车队就是干这个的。
那男(nán )的钻上车后表示满意,打了个电话给一(yī )个女()的,不一会儿一个估计还是学生大(dà() )小的女孩子徐徐而来,也表示满意以后(hòu ),那男的说():这车我们要了,你把它开到车库去(),别给人摸了。
可能这样的女孩子几天(tiān )以后便会跟()其他人跑路,但是这如同车(chē )祸一般(),不想发生却难以避免。
而那些(xiē )学文科的,比如什么摄影、导演、古文(wén )、文学批评等()等(尤其是文学类)学科的人(rén ),自豪地()拿出博士甚至还加一个后的文(wén )凭的时候,并告诉()人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了二十年的时()候,其愚昧的程度不亚于一个人自(zì )豪地宣称自己()在驾校里已经开了二十年(nián )的车。
第()二天,我爬上去北京的慢车,带着很多行李,趴在一个靠窗的桌子上(shàng )大睡,等我抬头的时()候,车已经到了北(běi )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