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W4y1U793?t=95.8
台湾恐怖片全盛期已到来?
随着台湾本土恐怖片《咒》创下今年台湾电影票房第一的好成绩后,下一部台湾恐怖片《民雄鬼屋》也特别选在鬼门开的日子上映。

经上网查找资料才发现,原来台湾鬼屋有很多,像是日月潭教师会馆、东海古堡、花莲松园别馆、彰化二林洪若潭凶宅等等。
而其中有四栋鬼屋虽没有正名,可却普遍被视为是“台湾四大鬼屋”。
按照地理位置从北至南排序的话,依序是基隆鬼屋、台中乌日鬼屋、嘉义民雄刘家古厝以及台南杏林医院。


不让其他题材专美于前,台湾凶宅鬼屋继去年的《杏林医院》之后,又一栋鬼屋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那就是被认为是“台湾四大鬼屋之首”、俗称“民雄鬼屋”的嘉义民雄刘家古厝。
只是当然的《杏林医院》与《民雄鬼屋》彼此间没有关联性、也非系列作,是不同导演的独立作品。

在日治时期的嘉义民雄有三位富豪,曾任民雄乡第一任乡长的何立为、曾任民雄五谷王庙主委的陈实华,以及在斗南、大埤,南到水上、太保都有不少土地的、街坊邻居以刘员外称之的刘容如。
在1929年时,刘容如为了一别苗头、学起陈实华在今兴中村费时三年,兴建一座洋楼与庭院占地约1210坪、庭院内有喷水池与楼台亭榭、三栋相连各有三间房的三层楼房。
这栋参考风水而建的刘家古厝,是当时相当少见的巴洛克式洋房。
刘容如本意是想让一家大小、包含他的七名子女同住于此好享天伦乐,然而随着子女长大各立门户,加上之后刘容如认为宅邸离闹区甚远,考量到交通不方便等问题,最终在1945年带着儿子刘存养搬离。

时过境迁,年久失修的刘家古厝外表早已破败黯淡、周围杂草丛生,与当年的富丽堂皇相去甚远。
在后人的绘声绘影之下,刘家古厝竟也悄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鬼屋。
不仅各种传闻甚嚣尘上,连当时刘家人的离开都被传成另有隐情。
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传言刘家有名婢女因故想不开,在宅邸一旁的古井投井自杀,死后成为冤魂附于宅邸。
而这个传言在2000年之后再经渲染、夸大,变成了这名婢女因与刘家男主人暗通款曲,男主人更还有意纳她为妾,此事遭女主人得知后便开始虐待这名婢女,不堪凌辱的婢女于是投井自杀,死后化成厉鬼报复刘家,导致刘家逐渐没落。

但事实上,刘家声望直至今日都还在,从日治时期开始人才辈出,丝毫不见衰微之势。
而后来刘家后代亦有出面辟谣,不过所谓三人成虎,刘家人与刘家古厝的关系与后续发展,自然就成为人们口中的这个模样。
此外,相继传出的、像是1949年驻扎于此的国民党军连长误认人影为鬼魂开枪不慎击毙一名士兵;或者是谣传日军曾经同样驻扎在刘家古厝,可不知何种原因所有士兵竟开枪互相扫射,最后无人生还等传言。
还有1998年女子自焚命案,都替刘家古厝增添更多悬疑色彩,民雄鬼屋——台湾鬼屋之首真的当之无愧。

《民雄鬼屋》的导演刘邦耀便是以刘家古厝为改编,选用了最知名的婢女投井自杀的传闻为故事基底。
更把2016年林姓男子声称自己是茅山道士、谎骗一名女生和其外婆,告诉她们该名女大生的生辰八字和投进自杀的婢女自杀时间相符。
若不赶快随他进庙参拜,女生将会被厉鬼缠身、全家丧命,逼使心生恐惧的女生与外婆只好随着林男到台南鹿耳门大庙参拜,女生后更听信林男所言,为了驱邪而献身于他、最后却发现竟是一场骗局的新闻时事写入电影里头,完成了这部《民雄鬼屋》。

而就像是电影中饰演阿智的刘韦辰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所写的那样,“不管故事情节为何,鬼怪为何,恐怖片讲得都离不开人性。”
《民雄鬼屋》基本上还是在鬼片安全范围内讲了一个不会出错的安全故事,构成剧情与推动剧情的都是恐怖片里常见的人的爱恨情仇与贪嗔痴慢疑。
最后结局导向的结论亦依旧是那套因果理论,于是整体给观众的惊喜与刺激并不多。


这几年,台湾电影中恐怖元素的崛起可以说已蔚然有成,近来似乎更“野心勃勃”。
不只可见于恐怖类型片,还渐渐有扩散到其他类型的作品中,成为一种风格手法的趋势。
那么,这部新作品究竟如何,我们先不做讨论。

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中的“鬼怪”和恐怖元素更是有极其多元的发挥,从传统吓人的恐怖/虐杀片、僵尸与道长斗法,到人鬼恋、恐怖喜剧、发现人比鬼更恐怖的黑色喜剧等等,不一而足。
自内地市场走向“子不语怪力乱神”后,香港恐怖片连带受到影响,日渐夕下……
近年却从台湾开始刮起了一阵恐怖片的“复兴”风潮。
从《红衣小女孩》、《尸忆》以降,《人面鱼》、《粽邪》、《女鬼桥》、《杏林医院》、《咒》、《头七》,到紧接着要上档的《民雄鬼屋》、《鬼天厦》、《化劫》等。
自2015年起,台湾几乎每年都有5部以上恐怖片作品接续问世,且皆与在地习俗和灵异传说有紧密连结。

事实也证明,这些结合了都市恐怖、灵异传说的作品,在台湾地区和内地、香港都相当受到关注。
自《女鬼桥》于2020年在Netflix上开出高收视率后,流媒体平台对后续的台湾恐怖片便有了更多信心。
不但愿意高价购买版权,更愿意在行销上给予更高的资源与曝光度。
加上今年接棒开出红盘的《咒》,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恐怖片仍会是台湾电影市场的亮点与热点之一。

有趣的是,与此同时,恐怖和灵异元素也开始出现在其他类型的台湾影视作品中。
首先是台湾奇幻爱情电影《月老》,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不仅沿袭了原著小说中阴间地狱的背景设定。
电影剧本里厉鬼复仇的故事线更是运用了许多恐怖片的运镜来塑造氛围,加强了电影的悬疑和压迫感。

另外,近期两部喜剧风格的台剧《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和《妈,别闹了!》,也都有运用恐怖风格元素的桥段。
《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第三集,以过去在医院自杀的女外科医师与女主角的“阴阳跨界”对话来开展剧情,后续集数也以恐怖片的镜头语言,来诠释小刘医师处理完恩师老狐狸手术后做的恶梦。
《妈,别闹了!》则是把恐怖片中的虐杀元素,乱入进浪漫爱情故事,为这个以爱情和亲情为主线的喜剧创造出非比寻常的精彩瞬间和充满视觉刺激性的场面。

其它含有恐怖元素的影视作品,还有《亲爱的亚当》探讨基因编辑人被封印的黑暗记忆(当然,这或许跟导演廖士涵曾拍摄恐怖片《粽邪》有关);
《俗女养成记》第一季中,小嘉玲被游民吓到的桥段也运用了恐怖片的镜头语言;
更有《通灵少女》以温馨的方式处理鬼故事元素。

2015年,《尸忆》和《红衣小女孩》的上映标记了台湾恐怖片热潮的开端。
尔后的7年,年年都可见台湾本土恐怖片的身影出现在影院市场上。
虽然品质亦有微幅跌宕、评价不一,但至少都能达到票房的稳定目标,像《杏林医院》、《头七》即使口碑不如预期,仍能卖出理想的票房,便可见一斑。

2022年,柯孟融导演的《咒》横空出世,以1.6亿新台币(约3600万人民币)的票房打破了《红衣小女孩2》的1.05亿纪录,不但超越公认的鬼片天花板,更在卖出国际版权后,成为首度打进Netflix前十热门的台湾影视作品。
《咒》全片用手持镜头的方式呈现画面,从头到尾用“看不见”的方式成就恐怖氛围,主打战栗感与压迫感,以及无法窥见全貌的紧张悬疑感,以此吸引观众进入故事。
以技术层面来说,《咒》的摄影、音效与美术也十分杰出。
与恐怖片之外的类型片并列评比,剧情的完整度和影像水准也可算是台湾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近期上档的《民雄鬼屋》,则选择在民俗传说中,添加进常见于经典恐怖片“庄园闹鬼”情节的哥德式元素,也运用各种经典恐怖片的运镜和吓人方式。
包括角色中邪的毛骨悚然感、各种突发惊吓、血腥砍杀等。
当一切元素被集结在“女鬼复仇”这种亚洲典型的民间传说大主题下,便兼具了各个地区通用的恐怖电影语言与亚洲在地文化性,是非常有趣的尝试。
此外,从本片主打“亚洲最猛鬼屋”的宣传噱头也可以看到本片想打入其它亚洲地区的野心。

恐怖片和恐怖元素不仅成就了一部又一部原汁原味的“本格推理”式的类型片,也可以融合进其它类型、主题的电影作品中,创造出非一般的氛围。
加强带给观众的感官刺激,或成为营造危机与悬疑感的良好工具。
这也代表台湾导演们也已能愈加娴熟地掌握各类型片的影像语言,并将带动未来台本土电影在题材与风格上的更多可能性。

所以在《民雄鬼屋》里,导演刘邦耀试着透过结局真相的反转来推翻观众原来对剧情的擅自认定,并借此让观众从观影后的后知后觉里感到毛骨悚然。
必须说的是,导演刘邦耀是有做到的,《民雄鬼屋》在剧情过程中不断给观众提示、暗示,其实女主角,也就是何圣心原来早就在1988年就已经死了。
而在剧情主要的2001年时所看到的她一直是鬼,只是她自己并不晓得自己已经死了,是在妹妹何德心看似报复、实则想尽未了心愿所做出的连串举动后的那句“想和姐姐葬在一起”才查觉到,原来她和妹妹一样早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了。

随着剧情发展,认识越深的何圣心之后,忍不住会去想,之所以何圣心表现得像是根本忘记自己曾经有个妹妹。
不是因为时间或是死亡带走她的记忆,而是她心中那对妹妹的愧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恐惧,防卫机制的启动让她无意识的去抹煞了妹妹的存在吧。
至于何德心的部分,我想过何德心根本没有想过要害何圣心,她想要的不过是要姐姐兑现她曾给过她的诺言罢了。

一如作家笭菁的《禁忌之毕旅》里的那对闺密结局一样,坚信好友和自己许下的都是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的愿望,未曾去想对方心里真正许的却是只想保护自己,自始至终都对好友的诺言深信不疑,就连死后仍执着的要对方“说到做到”。
看着这位好友的下场是没有人同情,只有对她为辜负、背叛好友付出代价觉得痛快。
同样的情境发生在何圣心与何德心这对姊妹身上亦有相同感想,对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还是相信姐姐会来救自己、就像她替姊姊承受一切的何德心同情与心疼不已。

只是导演刘邦耀似乎不想让姐姐就这样成为坏人,于是他将何圣心的行为归咎在传统社会重男轻女观念下造成“只好牺牲妹妹来保护自己”的扭曲想法下的行为。
从回忆片段里就能隐约感受到小琪的外婆、何圣心的母亲是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妇女。
三个孩子当中她最疼爱儿子,兄妹打闹也总是只责备女儿。
因此当哥哥发生意外溺死时,知道若是被母亲得知哥哥是为了捡自己掉到河里的鞋子才害他溺死的是自己,她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所以何圣心才会抢走妹妹的鞋,让母亲误会是何德心害死哥哥。
而果不其然误会的母亲再也没有给何德心好脸色看,甚至在后来更认定何德心中邪,把她带去给师父驱邪,才导致了何德心遭到师父和徒弟的轮流强奸。
进而酿成了悲剧也造成了另一个悲剧的发生。

何圣心是有错,可归根结底来看是她恐惧着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
最后小琪和阿智到监狱探访外婆时,看着受到冲击影响变得痴呆的外婆嘴里说的、心里惦记着都是儿子,仿佛女儿们不重要的模样。
再想着何圣心和何德心姊妹对彼此做的事,当下表情大概就像小琪和阿智一样,既是悲伤又是愤怒的,百感交集。

所以到最后说说我的感受。
虽然前面有说《民雄鬼屋》有着反转情节,让电影变得没有那么的老套,但可惜的地方是效果与威力有限,特别是在年初有《咒》的出现,都让《民雄鬼屋》显得还是创意有限。
加上导演刘邦耀会有像前作《住户公约第一条》的编排手法,才会让最后真相揭露后的反应从本该是“居然是这样”变成“果然是这样”。
另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时让我想到泰国的《连体阴》,同样讲的都是一人死去一人活着的双胞胎故事,剧情走向以及最后两人“终于又再在一起了”的结尾也都相似。
所以惊喜感又自然的大打折扣。

然而这些对我来说并不是最可惜的部分,真的最可惜的是浪费了“刘家古厝”这个题材。
确实整个剧情都是基于刘家古厝的传言与发生在此的新闻事件来做改编,但有谁知道不看介绍这是“发生在刘家古厝的事情”呢?
单论电影剧情来说的话,这并非是刘家古厝这个地点不可的故事,这也有可能是发生在别处的故事,不是吗?
何况电影竟把刘姓改成何姓,这不重要的小细节更改,就让电影跟真实世界里的刘家古厝关联性几乎降为零,变成仅是借用了你我熟悉的“民雄鬼屋”的名好吸引观众入场观赏的噱头而已。

所以姑且不论《民雄鬼屋》和台湾民俗的关联性是多是少。
整体而言我认为《民雄鬼屋》表现得不过不失,没有特别不好却也没有特别好。
简而言之就是中庸,当然要是和《杏林医院》或是《灵语》比的话,《民雄鬼屋》简直好看太多太多。
至少论演技部分,杨谨华不会像杨丞琳过分用力的表现包含恐惧在内的各种情绪,而是很自然地展现角色反应。
也没有像徐立期、洪晓蕾那样完全不在状况内的尴尬肢体与表情。
光这点其实就对电影加了一些分数。

我很同意欣赏的一位豆瓣影评人说的,虽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说《民雄鬼屋》,但真的是“当一部恐怖片90%的戏都在试着吓人,那它就不会吓到任何人!”
毫无疑问,《民雄鬼屋》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不会说我对《民雄鬼屋》失望,只是我对导演刘邦耀期望更高,毕竟我很喜欢《住户公约第一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