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说到过年,那就要提到我们现在最具仪式感的新年活动——祭祀。
祭祀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里面的文章可多着呢!下面跟小印一起来看看吧。
- 01 -
硬核的现代祭祀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即使是在现代,人们也十分重视它。
图源:行者阿龙
在祭祀活动中,仪式感尤为重要。
部分地区在祭祀中会进行歌舞表演,最具特色的就是英歌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汕头、揭阳、潮州等地。
感受一下这个排场。
英歌舞队员的装扮,由梁山好汉的形象演变而来。它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图源:陈优秀 挂黑须的李逵
图源:陈优秀 挂红须的关胜
英歌舞的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
这种舞蹈阳刚而恢宏,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
游神活动也极具特色,它是年例中最隆重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主要盛行于东南沿海地区。
由年轻男子组成一支队伍,把神像请出来,在大街上游行,寓意让神明保佑当地的居民。
游行队伍经过的地方,户主会燃放鞭炮,寓意迎神。
图源:小橙子JERRYCHAN
队伍进入厅堂后,人们开始祭拜神明,祈求保佑。
不光场面热烈,贡品上也是丝毫不能马虎,不仅量多,摆盘还要精美。
祭祀对贡品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例如:烧猪要红皮赤肚有火气的,有了火气才有运气;鸡最好是白水煮的,寓意清清白白。
心有神明,上供人吃。
人们会在祭拜结束之后将祭祀所用的食物全部吃掉,所以完全不用担心食物浪费。
烧香祈福是祭祀最重要的环节。
祭祀拜神讲究心诚则灵,男女老幼烧香祈福,希望神明能够保佑自己。
烟雾缭绕之中,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轻烟缓缓上升,直至神明的那端。
图源:行者阿龙
这些仪式感满满的习惯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冀。
在工业化社会的今天,祭祀拜神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也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美。
- 02 -
拜的都是什么神?
人类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深信“万物有灵”。
只要你愿意拜神,那从初一拜到十五都不带重样的,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图源:小橙子JERRYCHAN
各路神明各显神通,小印今天来说几位有特色的神仙。
首先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开场嘉宾,吕祖吕洞宾。
吕祖也是一位活在谚语里的神仙了,得益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广泛流传,吕洞宾在民间一直有着超高的知名度。
吕祖被奉为道教的大宗师,他也是全真教派的始祖。
因此在轰轰烈烈的拜神活动中,吕祖能够作为开场嘉宾闪亮登场。
再说黑白通吃的关二爷。
关公的名气在海内外那可真是无人能敌,作为一代战神,他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关二爷的业务范围极广,上至帝王,下至平民。
甭管是镇宅驱邪还是升官发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关二爷做不到的,勤勉程度让007的小印都自愧不如。
还有战功赫赫的三山国王。
他是潮州地区最常见的神明,先是靠着降雨的buff成名,后又凭借辉煌的战绩成为了当地的守护神。
相传在宋朝时期,三山国王多次显圣,帮助宋朝征战有功,被宋太宗封赐,称为国家神灵。
据说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地雨水连绵不断,农作物遭殃,最终只好求助三山国王,才使得当地拨云见日。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东南沿海地区,我们不能不提水性极佳,战斗力比肩浪里白条的妈祖娘娘了。
妈祖勤奋好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水性。
她既要指点渔民根据天气状况是否适合出海,又要驾着单舟出入大海,救援遇难的渔民。
凭借着这种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妈祖娘娘一跃成为了沿海人民心目中的大众女神。
当下,我们都在努力“搞钱”,财神爷的地位有多重要,想必不用小印赘述了。
财神爷也是文武双全的一个奇才,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文财神负责招财,干的是脑力活,代表人物是西施的绯闻男友范蠡。
武财神负责守财,干的是体力活,帮助大家打败竞争对手,代表人物是赵公明、关公。
有了这一文一武两大护法,当上世界首富指日可待。
还有我们的地产大亨土地爷。
土地承载万物,万物也依托土地成长。
土地爷承载着人们对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神明离我们很远,但也并非都是高高在上,比如灶王爷。
灶王爷是主管饮食和做饭的神明,是最接地气的神灵。
在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学会生火做饭以后,灶王爷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
即使如今我们大多已不再使用灶火做饭,也丝毫不减灶王爷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二十三,糖瓜粘,接灶神
灶王爷始终都是那个保佑我们吃饱穿暖、过好日子的神明。
在很多法力无边的神明里,灶王爷显得那么朴素,又那么不可或缺。
- 03 -
为何延续至今?
祭祀最初就源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慌与无力。
因为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习惯将自己无法解释的东西归咎于神的力量,对于自然一直保持着既敬仰又敬畏的态度。
图源:行者阿龙
可是为什么在生产力提高的今天,祭祀在有些地区仍然延续下来了呢?
这首先是因为国人对于孝道文化的认可与肯定。
中国人对于祖先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
图源:行者阿龙
我们希望祖先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好,也希望祖先能够庇佑他的子孙。
即使社会发展得再迅速,人们也始终会将孝文化这一传统理念继续传承下去。
图源:小橙子JERRYCHAN
此外,祭祀也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
如今我们的祭祀不仅会祭拜祖先,还会祭拜英烈。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哀思,缅怀英烈,也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图源:行者阿龙
祭祀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赛龙舟、赏月并无什么不同。
虽然此前,祭祀活动中也存在过一些暗黑传统,但是在当今社会,早已没有了这样的祭祀行为。
如今,我们的祭祀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后人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怀念、感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源:行者阿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