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善于打()小范围的配合。往往是三()个互相认识的哥儿们,站()在方圆五米的一个(gè )范()围里(lǐ )面,你传我我传他半天,其他七个人全部在旁边观赏,然后对方逼近了,有一个哥儿们(这个(gè )哥儿们(men )往往是站得最靠近自家大门的)支撑不住,突然想起来要扩大战线(),于是马上醒悟,抡(lún )起一()脚(jiǎo ),出界。
之后马上有人()提出要和老夏跑一场,然后掏出()五百块钱放在头盔里。我()们终(zhōng )于明白(bái )原来这()个车队就是干这个的。
我的朋友们都说,在新西兰你说你是中国人人家会对你的态度(dù )不好。不幸的是,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也不见得好到什么地方去。而我怀疑在那里()中国人(rén )看不起(qǐ )的也()是中国人,因为新西兰中()国人太多了,没什么本事的,家里()有点钱但又没有很多(duō() )钱的,想先出国混张文凭()的,想找个外国人嫁了的,大部分都送到新西兰去了。所以那里的中国人(rén )素质不(bú )见得高。从他们开的车的款式就可以看出来。
其实离开上海对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yì() )义,只(zhī )是有一天我在淮()海路上行走,突然发现,原()来这个淮海路不是属于我的而()是属于大家(jiā )的。于(yú )是()离开上海的愿望越发强()烈。这很奇怪。可能属于一种心理变态。
黄昏时候我洗好澡,从寝(qǐn )室走到(dào )教室,然后周围陌生的同学个个一脸虚伪向你问三问四,并且大家装作很礼尚往来品(pǐn )德高尚(shà()ng )的样子,此时向他们借钱(),保证掏得比路上碰上抢()钱的还快。
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lì )害的一(yī )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rán )要去教(jiāo )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xué )生本人(rén ),有()天大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yī() )些家长(zhǎng )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le )。听到(dào )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ā ),第一(yī ),自己孩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出去了,办公室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dìng )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实叫你来一趟(tàng )的目的就达到了。
刚才就涉及到一个什么行为规范什么之类扣分的问题,行为规范本来就是(shì )一个空(kōng )的东西。人有时候是需要秩序(),可是这样正常的事情遇()上评分排名就不正常了(),因为(wéi )这就和(hé )教师的奖金与()面子有直接的关系了,这()就要回到上面的家长来()一趟了。
不过最最让人觉得厉(lì )害的是,在那里很多中国人都是用英语交流的。你说你要练英文的话你和新西兰人去练啊,你两个(gè )中国人有什么东西不得不用英语来说()的?
那读者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何才能避免把车()开(kāi )到沟里(lǐ )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