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47年出生于美国三藩市的聂安达,他与中国非常有缘,一岁时就跟随作为传教士的父母来到中国的湖南长沙。1951年,聂安达跟随父母改定居于香港。一住就是五十多年。他在音乐行业的工作,早在十二岁在校读书时就已秘密开始,他偷偷成立僵尸乐队,还组队租地演出,瞒着爸爸妈妈赚足了零用钱。以至于父母在他13岁时,准备要带他离开香港到其它地方传教,聂安达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香港,他太喜欢这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了。哪怕父母用封锁经济来威胁他也没有用――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小小的聂安达那时赚到的钱,早已足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最后他终于在父母托管给一个朋友后,顺利独自一人自由自在地留在了香港读书,并偷偷继续他的音乐之梦。
结束了Anders Nelsson And The Inspirations乐队后,聂安达还创建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男穿长袍女穿旗袍的“明”乐队。明乐队成功与EMI签约,“明”乐队三年内在EMI出了三张大碟,其中以下四首主打歌在香港当时风行一时,《Reasons Why》、《U ‘n’ I》、《Keep On Crying》、《Whife’ Eagle》,73年至76年,这四首歌的走红,让“明”乐队走向了70年代乐坛的巅峰。
聂安达不但极具天赋,还非常具有商业头脑。聂安达在转任幕后后,曾在EMI任节目艺人管理总监。在任其间,他对EMI的录音棚进行了重资打造,并录制了70年代众多经典歌曲,如林子祥的歌,罗文的歌,叶丽仪的歌等等。推出并捧红了70年代很多歌星。最让他难忘的一点是,在那个以唱英文歌为主流的年代,是他首先感觉到了粤语歌的市场,他劝一些创作人如黄沾等与一些歌星如罗文等,劝他们多创作一些属于自己国家文化的歌曲。他们创作或演唱的英文歌因有文化隔核,是怎么都比不上外国人的。反而是他们创作或唱粤语歌,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事实证明,后来香港的确变成了粤语歌的天下,黄沾后来曾非常感激聂安达在此点上对他的提醒,他说,如果不是聂安达给他指点明路,并鼓励他创作粤语歌,他可能很长一断时间都执迷在自己并不拿手的英文歌中艰难前行。
记者问他还有什么特别想唱的歌这次没有收录,聂安达笑着说是《老鼠爱大米》:“其实我已经填好了词,但因为版权问题,恐怕只能唱给太太听了。”

评论